(We apologize that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舞蹈是青春,舞蹈是氣質,舞蹈是美,舞蹈是無聲的語言,舞蹈是...而對於我來說,舞蹈可以是所有。
我11歲開始習舞,相較於其他舞者開始習舞的時間我並不算早,甚至有一些些晚。小時候舞蹈並不是我的熱愛,因此習舞算是母親為我選擇的吧,我很乖,聽從了母親的安排,從此跟舞蹈相識/相知/相戀了進三十年,樂此不疲。
我愛極了在學校讀書習舞時那單純充實的時光,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看似枯燥,實則充滿了靈動的趣味與挑戰。那時我就讀的專業是中國古典舞,是祂喚起了我對舞蹈的愛。中國古典舞可以說是由中華幾千年來豐富的文化精髓而誕生的,「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的訓練(身法)與陶冶(神韻)的方法我們統稱為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所在。強調的是「起於心,發於腰,行於體」,要求一切由心而發,純粹且直接的打入人的內心,從而喚起觀眾的共鳴。而舞蹈者本身的素養/心底的善良/心態的純潔/境界的位置,也直接影響著舞蹈本身的感染力。
大學畢業那年,我手握著北京舞蹈學院優秀畢業生的榮譽,無縫連接的進入到劇團擔任主要演員,從此開啟了我的職業舞蹈生涯,那一年我18歲。從學生到演員的轉換,從學校步入社會的轉變,我一直努力的適應著。在作職業舞者的這些年裡,除了中國古典舞以外,我還接觸學習到了多個不同舞種的訓練方法和表現方式,可謂是受益匪淺,大開眼界。在舞團大量劇目的排演過程中,將這些所學所感融會貫通,取長補短的運用到詮釋舞蹈角色的表演表現中,幸運的是大家接受了我自己的表演方式,我也因此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及觀眾的認可,迄今為止我已主演了二十多部大型舞劇/舞蹈詩作品。
舞者的職業生涯是短暫的,同時也是絢麗的,這是她(他)們為青春時期的自己描繪的最美麗的畫卷,而我們舞者即希望相對短暫的藝術職業生涯能得到一份尊重和善待,這無關於風月,更應無關於存有私心的個人喜惡。
今年5月,我有幸在香港舞蹈總會的誠意邀請下,與北京舞蹈學院著名編舞家張建民老師合作,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我和優秀青年舞者孫公偉將完成雙人舞作品《絲路雙靈》,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作品,期待8月演出時與觀眾們在劇場見。
香港是我的第二故鄉,這裡是中西方文化融會,創意無限處處令人驚喜的地方,作為藝術工作者我希望繼續為香港的舞蹈出一分力,為喜愛舞蹈的你們帶來更多全新的體會。
最後,請允許我引用著名建築家貝聿銘先生的話語來作為結束,並以此緬懷這位20世紀公認的現代建築大師。
“不要忘了中國的過去”。
“建築設計要變化,要往前走,但在向前走的過程中,要回頭來看看,自己的文化特色何在”。
“我在文化縫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學習西方新觀念的同時,不放棄本身豐富的傳統”。
“文化縫隙中優雅的擺渡者”從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華,又游刃有餘地在兩個世界穿梭。
唐婭
2019年5月16日
附註:
唐婭所獲榮譽一覽:
⚫ 2018「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
⚫ 「香港舞蹈年獎傑出女舞蹈員獎」
⚫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新秀年獎」
⚫ 「第23屆朝鮮國際藝術節個人金獎」
⚫ 「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評委會特別獎」
⚫ 中央電視臺舞蹈世界舞林傳奇最佳表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