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赛马会流金汇 特约记者姜素婷撰文
(由赛马会流金汇提供)
疫情持续一年多,留家日子比往年都要长,体育学者怕大家因而缺乏运动,导致肌肉流失,大声疾呼怎样都要在家运动锻炼肌肉。物理治疗师亦有相似看法,并认为「入五」人士特别需要保持一定运动量,因为踏入50岁肌肉明显流失,必须下工夫留住肌肉,否则小至容易疲倦,大至失平衡容易跌倒,甚至因肌肉无力造成坏姿势而引起长期的肩颈腰背痛,到时便难以处理。不用担心,好消息是:现在行动,为时未晚。
有些人到了50岁左右,便出现明显的肌肉流失征兆。赛马会流金汇中心经理及高级物理治疗师许彩玉举出以下例子:
不知道为何,总是觉得非常疲倦,就算睡得足也是这样,下班回家只想摊坐不想动。
上楼梯时双腿绷紧,又或步行距离大不如前。举例说,以前由深水埗走到九龙城甚至观塘毫无难度,现在由深水埗走到太子已觉疲累不堪。
蹲下或坐在地上之后,无法像往日那样轻易地靠腿力站起来,需要扶着东西辅助才可,表示肌肉欠缺力量,也是肌肉流失的迹象。
图为赛马会流金汇中心经理及高级物理治疗师许彩玉。(由赛马会流金汇提供)
香港浸会大学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有时候观察姿势,也能得知肌肉是否正在流失。他曾在一场网上直播上指出,人体大部分器官都在胸腔的前方,躯干难免会向前倾,故颈后及腰背负责支撑人体重量的肌肉,需要不停收缩,以保持身躯挺直。可是,当这些肌肉逐渐流失,上身便会前倾,久站亦感到疲倦。
图为香港浸会大学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副教授雷雄德。(由受访者提供)
若要客观地测量肌肉流失的情况,许彩玉说,可透过测试手握力(见下图),进而评估长者或慢性疾病患者的全身肌肉量。根据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小组2(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2, EWGSOP2)的定义及诊断共识,男士的手握力少于27公斤,女士少于16公斤,便表示可能已罹患肌少症,即肌肉严重流失至逐渐影响活动能力的地步。
图中男士手持的,为手握力计。它得出的结果,有助评估全身肌肉量。(由赛马会流金汇提供)
为什么到了50岁肌肉流失变得明显?许彩玉称,每个人的肌肉量于25至30岁左右达至颠峰,之后便逐渐减少,每10年大约流失3%至8%,只是适值壮年,我们不太感觉到而已。然而,到了50岁左右,流失速度比之前快,每10年可达10%,于是我们便开始感到像文首提及的经常疲倦或上楼梯双腿绷紧等肌肉衰退征兆。
人到五十,不可不锻炼肌肉,而可锻炼的肌肉,是那些凭意志控制的随意肌(即骨骼肌)。锻炼的目的,综合雷雄德与许彩玉所言,并不是要达到有如健美运动员般健硕的身形,而是为了减慢肌肉随年纪增长而流失的速度,以保持肌力;维持良好姿势不寒背,减少内脏受压逼;以至防跌、预防肩颈、腰背部及膝部等部位的痛症等。
赛马会流金汇
「赛马会『肌』不可失大行动」有肌健康操 配合留家抗疫,「赛马会『肌』不可失大行动」拍摄以下3条以锻炼肌肉及改善姿势为目的的运动短片。此项目负责人雷雄德称,短片介绍的运动,适合50岁以上较少运动的一般健康人士。如有慢性疾病,做以下运动前应咨询专业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