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傳染病主要透過接觸傳播,例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主要經飛沫或糞便傳播。所以最有效保護自己減低受感染機會的方法就是保持個人衛生,平日勤洗手,外出時佩戴口罩。
不過,這些看似輕而易舉的防護措施,大眾往往很容易忽略當中的細節,影響其防護作用。 以下將與大家分享有關潔手和佩戴口罩等抗疫須知。
精明選購酒精搓手液及洗手液
一般使用梘液及清水或酒精搓手液,均可達致手部衞生。
大家購買消毒潔手用品時要注意,可購買含70-80%酒精搓手液。 按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大部份酒精搓手液內含乙醇、異丙醇、正丙醇或其組合成分。
而最近香港消委會檢測了35款洗手液,當中13款檢出防腐劑CMIT及/或MIT,另有樣本驗出游離甲醛及抗菌劑PCMX,可能令部分人士產生皮膚過敏反應。在聲稱可殺滅99.9%細菌的8款樣本中,只有2款對付兩種試驗細菌達99.9%或以上殺滅率,有2款殺滅大腸桿菌的效能遠較聲稱遜色。詳情歡迎閱覽
消委會完整檢測報告。
正確潔手步驟:
-
用梘液及清水洗手,程序如下:
-
開水喉弄濕雙手。
-
加入梘液,用手擦出泡沫。
-
離開水源,按潔手7 式揉擦雙手最少 20 秒,揉擦時切勿沖水。
-
洗擦後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
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
-
雙手洗乾淨後,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例如先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才把水龍頭關上。
-
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
把足夠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於掌心,然後按潔手7 式揉擦雙手最少 20 秒,直至雙手乾透。
選購口罩
雖然傳染病肆虐的非常時期,市面上的口罩難尋,但選購口罩時仍要注意口罩質量是否符合標準,不然花了金錢卻得不到保護。
市面上口罩種類眾多,有N95口罩、醫用口罩、綁帶式外科口罩、活性碳口罩、海棉口罩、棉布口罩、紙口罩……
N95口罩:透氣性較差,適合第一線醫護人員使用。
醫用口罩:可過濾95%細菌,適合醫護人員或一般民眾使用。
綁帶式外科口罩:可阻擋大部份的5微米顆粒,口罩密合度高,常用於醫生手術用。
活性碳口罩:可吸附有機氣體及毒性粉塵,適用於噴漆作業或噴灑農藥等時機使用。
海綿口罩:可隔絕大型顆粒或花粉。
棉布口罩:可隔絕大型顆粒,清洗後可重複使用,適用於外出保暖。
紙口罩:可隔絕大型顆粒,沾濕後失去效用。
部份口罩產品聲稱符合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簡稱ASTM)標準F2100-11、歐洲標準 EN14683或台灣標準CNS 14774, 消費者選購時可作參考。
各位如欲了解更多選購口罩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消委會有關口罩產品檢測報告。
圖片來源: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126163
正確佩戴/脫下口罩方法
佩戴口罩
-
佩戴口罩前,應先潔手。
-
要讓口罩緊貼面部: 一般而言, 有顏色/摺紋向下的一面向外,有金屬條 的一邊向上。
-
如選用綁帶式口罩,將綁帶繫於頭頂及頸後;如選用掛耳式口罩,把橡筋繞在耳上,使口罩緊貼面部。
-
拉開口罩,使口罩 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
把口罩的金屬條沿鼻樑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
-
佩戴口罩後,應避免觸摸口罩。
-
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潔手。
怎樣脫下口罩?
一般而言,口罩應適時更換,不可重複使用。另外,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污,應立即更換。
-
脫下口罩前,須先潔手。
-
脫下綁帶式口罩時,應先解開頸後的綁帶,然後解開頭頂的綁帶;脫下掛耳式的口罩時,並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份,因這部份可能已沾染病菌。
-
將脫下的口罩由內向外對摺,並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立即清潔雙手。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