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種類的魚對於魚缸的水質和溫度要求有別,所以,必須嚴謹監控這帀點,建立一個健康的飼養環境。按需要定期換水、清洗魚缸,確保過濾器運作正常,魚缸中有足夠的溶氧量,當然少不了定時適量餵食,監察魚兒的健康狀況,按需要作出適度調整。
「玻璃製魚缸」
1. 海灣「尖角」型和「圓角」型玻璃缸:魚缸正面及左右兩側為一整片玻璃組成,採用高溫彎曲加工技術彎曲成海灣狀,觀賞魚時呈現更寬闊的不同視覺效果。
2. 方型玻璃缸:使用五片玻璃黏合而成,黏合處四周呈現為直角。
3. 超白玻璃缸:突破傳統玻璃製品切斷面會呈現青綠色,使用超白高透明玻璃,切斷面呈現為透明,增加魚缸亮度,呈現最真實的生物及水草體色,提高在觀賞時的整體美感。
「壓克力製魚缸」
使用壓克力板黏製而成,在重量上材質較玻璃輕,觀賞的透明度極佳,造型也較多樣化,不易產生藻類,使用壽命比較長。
「裝飾型套缸」
在外觀上增加了一些修飾條,或是不同材質上的裝飾,讓魚缸看起來較為精美和有質感,可作為室內裝潢的一部份。對於不想在裝設上花太多時間的新手者,套缸會是首選之一。而每家廠商的配套不同,通常套缸產品包括過濾器、照明燈具、蛋白除沫器…等不同配件。
「上部過濾器」:為一般養魚者愛用,主要放置在魚缸的上方,清洗時便於取下,利用上部馬達抽水過濾,直接送到過濾盒裡的濾材,很適合培養好氧性硝化菌。
「滴流槽過濾器」:裝設在魚缸上方,清洗時便於取下,利用上部馬達抽水至滴流槽裡的濾材進行過濾,可放置多個滴流盒,可依需求放置生化棉、活性碳、陶瓷環、石英球…等,非常實用。
「外部桶式過濾器」:屬於較高性能的過濾器,一般會放置在地面上或木架內,通常分別有兩個管子把水運送到過濾桶裡,濾材裝於桶身,水中二氧化碳較不易散發,不佔魚缸內空間較為美觀也安靜,很適合水草缸使用。
「外掛式過濾器」:採用小型缸的朋友與新手愛用它,主要掛在魚缸的外側,利用沈水馬達將水抽至過濾器中,較易更換濾材,不佔空間。
「缸內底床過濾器浪板」:主要裝設在魚缸內底部,浪板上舖滿底砂,利用馬達或打氣帶動水流,當髒水經過浪板上的底砂中,過濾底砂能發揮淨水效果。
「水中生化棉過濾器」:置於魚缸內部角落,體積較小,適用於小型缸,與馬達或打氣機連接將水運送到過濾器裡的濾棉,能簡易地達到過濾和增加溶氧效果。
「沈水式過濾器」:裝設於魚缸內,體積較小,通常會利用吸盤吸附在魚缸內側,馬達會置於過濾器裡面,將水帶入過濾器中的濾材,達到過濾效果。
白光:能讓水草行光合作用,而燈光的波長會影響水草的花青素、葉綠素、葉黃素,最佳範圍是320-400nm,最能夠顯色。
紅光:可讓水中的魚更為增艷亮麗,能促使水中植物更顯色及繁殖成長。
藍白光:可使水質看起來更清澈,而軟體及海水魚體色會更加顯色,及水色更立體,能提供軟體共生藻發育行光合作用。
而照明的時間可搭配定時器,於固定時間開關,才能發揮有效的照明作用。
人工飼料:顆粒飼料、薄片飼料、錠片飼料
人工飼料,就是以熱帶魚喜歡的各種食物為主要成分,加上維他命之類的營養成分調配而成的飼料。
人工飼料的優點是餵食方便、營養均衡、價格便宜。較可惜的是因為魚種的差異,仍有一些魚類是完全無法接受人工飼料的。遇到這種情形時,不妨試著物色其他飼料作替代吧。
活體飼料:熱帶魚的最愛
在熱帶魚中,特別是大型熱帶魚難以接受人工飼料。由於天生就有「只對會動的東西有反應」的特性,像是紅龍等骨舌魚、美洲河鯰和雀鱔,便需要以麵包蟲、蟋蟀、金魚、泥鰍等活體飼料當作主食。
至於剛孵化的小魚也吃不慣人工飼料,此時可以選擇營養價值很高的豐年蝦(即海猴子)作為飼料。由於購買時是卵的狀態,必要時才適量孵化,因此是非常新鮮又富含營養的飼料。
另一方面,從以前就被用來當作活體飼料的赤蟲與正顫蚓(又稱紅蟲或絲蚯蚓)也頗受歡迎,然而因為有將細菌帶入水槽的疑慮,建議務必向值得信賴的廠商購入。
冷凍飼料:冷凍的活體飼料
將活體飼料冷凍加工的冷凍飼料不僅維持了原有的營養價值,也深受中小型熱帶魚的喜愛。冷凍飼料添加了維他命,且大多經過除菌、殺菌的過程,故可以安心使用。
它們的主成分從赤蟲、正顫蚓、豐年蝦,到水蚤、橈腳類、輪蟲等浮游生物一應俱全。推薦用來餵食幼魚,或不吃人工飼料的小型魚。
具體步驟:
過濾流程:
物理過濾:這是第一層過濾,通常會透過白綿、羊毛絨這種濾材直接濾去較大的雜質,濾材通常都會比較常替換,可以有效地把大多數的雜質降到最多。
化學過濾:活性碳是化學過濾的一種,透過吸附氨氯、調節酸鹼質,或是其他化學作用都歸入這類。不過過濾流程中不一定需要這層,但使用時需要注意,像是調酸鹼的就要知道魚缸裡的草或是魚是哪一種屬性,不然反而會對他們造成影響。
生物過濾:培養消化菌就是生物過濾的方式,所以通常會在過濾器最底層放置一些陶瓷環、生化球等培菌材質。
在氧氣含量不足時,魚會降低牠的游速,或盡量不游動。這種現象在原本個性就活躍的觀賞魚可以看出更明顯的差距。
跟人類一樣,人在劇烈運動後會因身體需要更多氧氣而使呼吸變得急促。
魚也一樣,只要仔細觀察魚鰓,你會發現魚鰓動作的頻率會比平常高很多,隨著水中的氧氣含量持續下降,魚會游至水面試圖得到更多的氧氣。
假如魚缸出現缺氧的情況,可採用以下方法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生物增氧:
草缸中水生植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釋放出的氧氣,對水體溶氧有重要的作用。正常情況下白天草缸的溶氧量高於裸缸(指沒有作任何佈置或擺設的魚缸),也可以提供魚兒所需氧氣。
機械增氧:
通過氣泵、潛水泵等形式強制充氧,增加水流方式增氧。氣泵強制充氧是多數玩家主要的供氧方式,也是市場銷售的四合一水泵。
化學增氧:
加入化學藥品增氧,多用於嚴重缺氧時的急救方式。目前使用的化學增氧劑主要有過氧化鈣、過氧化氫和過氧二硫銨等。
換水增氧:
每週固定更換約三分之一的水量,也可提高魚缸的溶氧量,在換水得過程中,水流經過一定的流程和落差可使溶氧量提高。
空氣中的氧氣的直接溶入:
以製造水流方式,將空氣溶入水體中。大氣壓高,氧氣溶入水體中的速度快,流水的溶氧量一般比靜水的高,所以,用一個小的瀑布水泵造成水面的波動,打氣增加水流並不是為了增加溶氧量,而是為了增加氣體交換率,以減少水中對魚有直接或間接傷害的物質。
增強水流能夠增加氣體交換率,讓沉在缸底的水,在足夠的水流循環下,不斷地到水面「換氣」,也是能夠維持水質穩定的方法 ,雖然氣體交換速率遠比不上打氣。但在適當的條件下,也能夠提供一個穩定的水質,更重要的是「安靜無聲」。建議每小時循環達4-5次以上,即能提供足夠的氣體交換速率。
可防止水溫懸殊過大而造成魚隻生病,溫差太大易引發白點病,過熱會造成水中含氧量不足導致水質劣化,恆定的水溫除了能維持魚隻良好的活力與食慾,也能使其生長、發色處於較穩定的狀態。
「定溫型加溫器」:溫度為固定度數,簡單方便操作,適合新手使用;缺點則是無法調整加熱溫度,易造成加溫太快速,使魚隻無法適應,能適用的魚種有限。
「可調型加溫器」:可隨魚隻種類所能適應的溫度慢慢調整,不會因為加熱太快使魚隻無法適應,能適用於多種魚種。
「控溫主機」:需與石英管搭配使用,可設定溫度,不受魚種限制,一台控溫主機大多可同時連接2至3組石英加熱管,可依魚缸大小配合適當瓦數的加熱管自由組裝運用。
「石英管加溫器」:需與控溫主機搭配使用,採用高溫防爆型玻璃管,不會因溫差系數過大或空燒,造成外管破裂。
舖設底砂 | 裸缸 | |
優點 |
|
|
缺點 |
|
|
買底砂前需先了解你打算在魚缸養甚麼魚、蝦或水草造景,因為有些魚適合酸性水質,有些魚則適合鹼性水質,因此要先了解底砂的特性。
按此了解常用的底砂種類。
建議底砂的鋪設厚度為5公分,但也要依據水草造景而定,一般而言為前低後高,這樣造景出來的景深及意境也比較好看。
底砂每過一段時間也是需要清洗的,可將魚缸底砂分成多區塊多次清洗,不要一次全部清洗,因為這樣會將底砂培養的菌種也一併帶走,如果清洗過度會影響水中的生態平衡。完全沒清洗也會造成底砂淤泥堵塞,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底床壞死,情況嚴重更可能會造成倒缸。
首先先將魚缸底部鋪上你所選擇的底砂。
厚度以不少於5公分為主,並以前淺後深為原則來鋪設底砂。同時也可以配合不同水草的扎根深度來做造景,通常越大的魚缸也需要越深的底土。
其實石頭放在魚缸的不同位置是有差別的,一般我們不會把石頭放在魚缸的正中間。這樣做你第一眼看魚缸便會注意到這顆石頭,之後注意力便會往魚缸兩旁散失,使得這個魚缸變得不那麼吸引目光。
反而是將造景石放置在魚缸兩側,石材大小不必相同,這樣你的造景便能夠顯得有深度且令魚缸看起來會更大。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讓你的魚缸看起來小一點,你可以選擇把造景石放在魚缸的正中央。
其實造景石不需要多,最重要是按自己喜歡作選擇。在布置這些的時候不需要太過於精準,像是兩邊要一樣高、石頭形狀要完全一樣等等。
越不精準才會讓你的造景看起來越自然,所以只要排個大概,順眼就好。
雖然說一般而言草景分為前中後景,但是並不是說非要這麼做不可。你想要全部都用前景草也是可以的,一切依照自己的喜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