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技藝是民間傳承下來的技藝,每一門技藝都烙着民族的印記。傳統技藝包括:長衫、剪紙、陶藝、年畫、皮影、變臉、刺繡,等等⋯⋯這些傳統技藝都蘊含大量中國文化色彩,不少技藝項目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到了這年代傳統技藝逐漸息微,以下將向大家介紹其中一些中國傳統技藝,讓更多人認識。
舞獅
舞獅是一項古老而富有象徵意義的傳統表演藝術。它起源於中國,並在許多國家得到廣泛的認可和喜愛。這項藝術形式通過一對獅子的模型,由人們穿戴,用協調的動作和音樂表達出優雅和力量,向觀眾展示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舞獅表演通常由一個獅頭和一個獅身組成。獅頭由木頭或紙漆製成,外形栩栩如生,擁有眼睛、耳朵、鬍鬚等細節。獅身則由一塊長條的布料組成,由二人扮演表演者之一,跳躍、穿梭在觀眾之間。
整個表演過程融合了音樂、舞蹈和戲劇元素。舞獅表演者戴上獅頭後,以手持長者梆和鈴鐺作為音樂器樂,與獅身表演者共同完成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他們優雅地展示獅子的奔跑、跳躍、站立、踩踏等動作,時而蹦跳、時而滾翻,給人一種深深的震撼和陶醉感。
其他有關文章/影片
港式長衫
長衫源遠流長,是中式服裝之一,有男裝和女裝之分。女裝長衫,又稱作「旗袍」,一般認為是從清朝服裝演變而成的一種服飾。至1920年代,女性的服飾受到政策、文化和社會潮流等因素影響而變化,女性漸漸摒棄上衣下裙的服飾,穿起了袖子和衣身寬鬆的「倒大袖旗袍」,類似清朝的長袍。發展至1930年代,這種服飾在上海風行一時,形制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上部漸趨合身,底擺和袖子的長度也經歷多番改變。
香港受到這股時裝潮流的影響,女性同樣開始穿上長袍,在本地多稱為「長衫」。1940年代末,大量上海裁縫師傅來港執業與授徒,更融合西式裁剪方法,形成香港獨特的長衫製作技藝。香港的中式長衫昔日原是婦女的日常服裝,現時已成為重要場合的優雅衣着。男裝長衫在新界傳統中是宗族長輩的身分象徵,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其他有關服飾設計文章/影片
剪紙
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
剪紙從色彩上分,有單色剪紙和套色剪紙。用一種顏色的剪紙刻出來的作品就叫單色剪紙,它如同版畫中的單色木刻一樣,是最常用的一種形式,這類作品顯得十分樸素大方。而套色剪紙則是用不同顏色的剪紙刻出來的作品,這種形式並不常用,但是看起來生動形象。
彩繡
彩繡泛指以各種彩色繡線統制花紋圖案的刺繡技藝,具有繡面平服、針法豐富、線跡精細、色彩鮮明的特點,在服裝飾品中多有應用。
彩繡的色彩變化也十分豐富,它以線代筆,通過多種彩色繡線的重疊、並置、交錯產生華而不俗的色彩效果。尤其以套針針法來表現圖案色彩的細微變化最有特色,色彩深淺融匯,具有國畫的渲染效果。
皮影戲
皮影戲(Shadow Puppets),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於2011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變臉
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凶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中國戲曲的情緒化妝。變臉最先用於神怪角色,明代已有。變臉有大變臉、小變臉之分。大變臉系全臉都變,有3變、5變乃至 9 變;小變臉則為局部變臉。變臉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