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愷、李佑榮、林順潮醫生
來源:信報
有不少朋友屬於正視,沒有近視﹑遠視或散光,本身視力良好,但踏入人生第四個十年時,突然發現自己看近景朦查查,猶如晴天霹靂,擔心自己的生理機能開始滑下坡。其實,我們的眼睛就好像一部相機,需要調校焦距才能看清遠和近的景物,眼睛的晶狀體本身具有高達一千度的自動變焦功能,年青時,無論看遠景或近景都能瞬間對焦。但到中年時,近景會逐漸變得模糊不清,這個情況便是「老花」。
俗語有云:「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學名為「接觸片」(Contact Lens)的隱形眼鏡便改得一個好名,從此深入民心;相反,「老花」的「老」字便成為了患者的心理障礙,四十歲尚可參選傑出青年,何老之有?因此,若懷疑自己有老花,首先不要恐慌,找眼科醫生作詳細檢查,便能用最合適的方法改善老花的問題。要注意的是,現今還沒有完美的方法來解決老花的問題,無論是配戴眼鏡﹑隱形眼鏡﹑植入特殊的人工晶體(Special Intra ocular Lens,簡稱IOL)(圖1)﹑採用雙眼互補法(Blended Vision)﹑接受激光矯視(LASIK)或角膜針孔鑲嵌手術(Corneal PinholeInlay),都各有利弊,採用前必須就手術風險與成效作詳細評估。
(圖1) 林順潮醫生左手拿的是標準單焦人工晶體,中間的是多焦距人工晶體,右手拿的是自動變焦人工晶體。現時全球於微創白內障手術時植入體得最多的仍然是普通單焦人工晶體,因為術後的視力質素最有保證。
老花的成因
老花並非眼疾,而是一種隨著年紀增長而產生的生理變化。無論本身有沒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都會出現老花的情況。一般來說,老花會在四十歲左右開始出現,每五年加深約五十度,到六十歲左右開始穩定下來。
我們眼球內的晶狀體,具有一定的彈性,由晶狀體周邊的睫狀肌控制。當我們看近物時,睫狀肌會自動收縮,增加晶狀體的弧度,從而增強其屈光力,把影像聚焦至視網膜上,這就好比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一樣。晶狀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老化和硬化,彈性逐漸減低,失去調節的能力,即使睫狀肌能收縮正常,晶狀體亦不能增加足夠的孤度,以致看近物時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後而非視網膜上,產生模糊的影像。
除年齡增長這個因素外,錯誤使用散瞳眼藥水或使用防止近視加深的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以及眼壓偏高都可導致老花的出現。
老花的徵狀
老花最常見的徵狀是近距離用眼時視物模糊不清,特別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或是閱讀小字時會出現困難,需將閱讀物放在眼前遠一些的地方才能看清。此外,由於晶狀體變焦遲緩,老花人士在把焦點大幅轉移時,影像會暫時變得模糊,需要用較長時間調整焦距。其他老花的徵狀包括: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後容易出現眼晴疲倦或頭痛的現象。
老花可以預防嗎?
由晶狀體調節力下降而引致的老花,現時尚未有有效的方法去防止其出現或惡化,但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有助減輕老花的病徵和所造成的困擾。方法有三:
(一)近距離閱讀或工作時,每隔三十分鐘讓眼睛望遠物三十秒,讓眼睛可以定期放鬆和休息。
(二)將閱讀的距離拉長一吋左右。
(三)加強家居或工作環境的燈光亮度,因為充足的光線使瞳孔縮小,加強景深和看東西的能力,有助減輕老化的問題。
老花的治療
配戴老花眼鏡
老花眼鏡分為「單光」、「雙光」、「三光」和「漸進式」四種。單光鏡只能近用,不能用來看遠物。雙光鏡的鏡片分為兩部分,上半部設定為看遠物的焦距,稱為「上光」,下半部則為看近物時的焦距,稱為「下光」,使眼鏡可以同時用作觀看遠物和近物,鏡片上有明顯的分割線。三光鏡的原理和雙光鏡相同,但三光鏡的鏡片分為三個部分,分別作遠距離、中距離和近距離用,比雙光鏡更為方便。漸進鏡亦是採用類似的原理(圖2),鏡片最上部分是遠區,中間部分為漸進區,最低部分為近區,只是鏡片沒有明顯分作兩或三個部分,亦沒有分割線,故較美觀亦較受歡迎。
(圖2) 漸進眼鏡的鏡片分為遠、中、近三區,但鏡片上沒有明顯分割線,外觀上看來與普通眼鏡無異。
配戴漸進式隱型眼鏡
漸進式隱型眼鏡是為老花而設的隱形眼鏡,有多種不同的設計,例如圖3便是其中一種。鏡片由中心環展至外圍,漸進為三個部份調整視距,使雙眼能適應不同的目標距離,令遠、中、近距離的視物皆清晰可見。
(圖3) 漸進式隱型眼鏡由中心環展至外圍,漸進為三個部份調整視距,使雙眼能適應遠、中、近三個不同的目標距離。
雙眼互補法(Blended Vision)
雙眼互補法又稱為「單眼視覺」(Mono-Vision),原理是透過兩眼不同的屈光度數,使雙眼達至既分工,又協調的效果,從而減低老花的徵狀。方法是將一隻眼睛的度數調校至0度,主力負責看遠景;另一隻眼睛則調校至100度至250度的近視,負責看近物;雙眼相輔相成,互補不足,以至遠近皆能達至不錯的視力效果,應付大部分工作和日常生活上的視力需求。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雙眼設計度數的差異,至於差異的幅度則因人而異,故需要先試配戴不同度數的眼鏡才能決定理想度數。
雙眼互補法的效果可透過不同的方法來達至,包括可配戴眼鏡、配戴隱形眼鏡、接受基本激光矯視手術(LASIK)以及植入標準單焦人工晶體等。
於微創白內障手術時植入特殊的人工晶體以取替原有的晶體
適用於老花人士的人工晶體分為「多焦距」(Multi-focal)和「自動變焦」(Accomodative)兩種(見圖1):
「多焦距人工晶體」的原理是把一束進入眼睛的光線分為兩至三束主要光線,產生幾個焦點以形成遠,中、近不同的影像,它有可能產生眩光、影像對比度和質感下降,大腦亦有可能無法適應因多焦而產生的影像混亂。不少使用者都覺得多焦人工晶體整體的效果不錯,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適應,由其是需要於晚間駕駛的人士,或眼睛本身已有毛病的人士(如角膜和黃斑病變患者),則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人工晶體一般由中間圓形的鏡片和兩邊的支撐架組成,「自動變焦人工晶體」鏡片和支撐架的接駁位活動性高,方便人工晶體可作前後移動,以產生不同的焦距。這種人工晶體的限制是其變焦能力未必足夠,而且變焦波幅有時過大,會產生不適。
「多焦距人工晶體」和「自動變焦人工晶體」都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所認可的,價錢較普通單焦人晶體昂貴,選擇時應就個人情況和需要詳細諮詢眼科醫生。
多焦激光矯視(LASIK)
用特別的程式在角膜進行激光打磨,做出多焦距的效果,以角膜中央部分看近景,角膜外圍看遠景。但以激光矯視來改善老花同樣會出現與植入多焦距人工晶體一樣的問題。
角膜針孔鑲嵌手術(Corneal PinholeInlay)(圖4)
(圖4) 角膜針孔鑲嵌手術 (Corneal Pinhole Inlay)是在角膜基質層距離表面約200微米的位置植入一個直徑約3.8毫米的黑色小圈,覆蓋在瞳孔上,黑色小圈中間位置有一個直徑1.6毫米的小孔,令景深增加,使我們有機會遠景和近物皆能看得到
在角膜基質層距離表面約200微米的位置植入一個直徑約3.8毫米的黑色小圈,覆蓋在瞳孔上。手術原理與針孔相機(Pinhole Camera)一樣,相機的光圈(Aperture)愈小,景深便愈長。黑色小圈中間位置有一個直徑只有1.6毫米的小孔,放在角膜中間位置便能製造長的景深,使我們有機會遠景和近物皆能看得到。現時,歐洲多國已批准使用第六代的角膜鑲嵌技術,惟這技術至今仍未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實際安全及成效仍有待驗證。
結語
「老花」是人生必經階段,要解決老花的問題,配戴一副合適的眼鏡就最簡單不過,但佩戴老花眼鏡對日常生活也會造成某程度的不便,例如老花人士每每作近距離閱讀時,便要戴上老花眼鏡,看中﹑遠距離的景物時,又要脫下眼鏡,或是換上另一副眼鏡。雙眼互補法則可有效減低或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老花人士只需透過配戴一幅具特別設計度數的眼鏡、隱形眼鏡、接受基本激光矯視手術或植入單焦人工晶體,則可達至雙眼相輔相成的效果,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病人都能輕鬆適應兩眼不多於一百五十度的差距。至於植入特殊的人工晶體、接受多焦激光矯視或角膜針孔鑲嵌均涉及風險,各有其利弊,在接受手術前,必先要徵詢眼科醫生的意見。